今日霜降,秋季最后一個節氣,也是我國大部秋冬兩季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根據預報,本周北方部分地區晝夜溫差可達15℃以上,局地甚至超過20℃。今年霜降有何特點?霜降過后要注意什么?事關養生,一起來看>>>


視頻/科普中國


霜降有哪些物候現象?


元代文人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咸俯。


豺乃祭獸:此時豺這類動物開始捕獲獵物過冬。


草木黃落:樹葉都枯黃掉落。


蟄蟲咸俯:冬眠的動物也藏在洞中不動不食進入冬眠狀態中。


今年霜降有三個特點


從詞義看,好像在霜降這個節氣,會有“霜”“降”下,事實上卻并非如此。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霜降”之名,“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所以霜降無“霜”。其次,“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所以霜降也無“降”。以“霜降”命名只是表示這是一個“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令,反映的是天氣漸漸變冷的氣候特征,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有“霜”“降”下。


一、今年是農歷九月霜降


按照公歷時間來說,每年霜降的時間是固定的,它是太陽到達黃經210度的那個時間點,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者是10月24日,今年霜降是10月24日。


而按照農歷來說,由于歷法不一樣,再加上閏月的存在,每年霜降所對應的農歷時間就有變化了??缍容^大,有些年份在農歷的九月,有些年份在農歷的十月。


今年霜降當天所對應的農歷時間為九月初十,在農歷的九月份,因此屬于是九月霜降。


關于九月霜降(下文指農歷九月)或十月霜降(下文指農歷十月),農諺有“九月霜降無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的說法。當九月霜降的年份,等到了該打霜的時候,卻沒有打霜。而當十月霜降的年份,打霜就比較頻繁了,一天接著一天打霜,形容打霜天氣多。


而打霜需要有條件的,其中很關鍵的一點便是溫度,只有近地面氣溫在0度以下時,才會開始結霜。


這也就說明了一個問題,當九月霜降時,后續一段時間,溫度相對還比較高,或者到了該降溫的時候還沒有大幅度降溫。換個角度說,當年相對會暖一些。而十月霜降的年份,降溫來得就比較早,并且大幅度降溫天氣較多,換個角度說,當年相對會冷一些。


而今年是九月霜降,霜降之后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的高溫,并不會迎來大幅度的降溫天氣,當然,這只是指部分地區,而不是全部區域。


二、今年霜降是“早霜降”


部分地區把霜降分為“早霜降”和“晚霜降”,劃分方法是根據每年霜降的具體時間來決定。如果在12點之前就屬于“早霜降”,如果在12點之后,就屬于“晚霜降”。


霜降的具體時間是太陽到達黃經210度的那一刻,由于地球、太陽的轉速有差別,所以,每年的時間也不固定。今年霜降的具體時間為0點20分39秒,因此,今年霜降屬于“早霜降”?!霸缢?,濕;晚霜降,冷”。按照農諺的說法,如果是早霜降的年份,后續天氣比較“濕”,也就意味著降雨可能會多一些。而如果是晚霜降的年份,后續天氣比較“冷”,也就意味著降溫幅度會大一些。


三、今年霜降連重陽


每年的霜降節氣通常在公歷10月23或24日,今年的霜降是24日,而前一天正好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兩個節日相連的情況并不常見。


霜降傳統習俗有哪些?


飲酒賞菊


2023年10月21日,北京,國家植物園數萬盆各色菊花盛開,多彩多姿,趁金秋之際欣賞滿園菊花盛開的美景。圖/IC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八抵畷r,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中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吃柿子


柿子。新京報資料圖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僅可以御寒保暖,還能補筋骨。


登高遠眺


秋季山林、高山空氣新鮮,大氣中的浮塵和污染物較少。霜降時節登高遠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還可舒緩心情。


掃墓祭祖


《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辈⑾鄠髦两?。


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如何養生?


起居·早睡早起


霜降過后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此時需保養陽氣,人們的起居時間應順應時令早睡早起。早睡可使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保證睡眠充足,還可以緩解秋乏。大家要繼續堅持睡“子午覺”,每日保證7至8小時的睡眠時間。


著裝·護好三處


霜降節氣,應循序漸進地添衣保暖,尤其是對于老人、小孩、孕婦以及體質虛弱之人,要著重護好頭、腳和肚臍三處。


肚臍皮下沒有脂肪,緊鄰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肚臍一旦受涼,腹痛腹瀉在所難免,泌尿系統疾病也容易找上門來。


頭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這個地方如果受寒,體內陽氣會大量散失,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四肢不溫的人以及易感風寒的人來說,尤其危險。


人體腳部分布著6條重要經脈,一旦受寒,會引發感冒、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飲食·宜平補


圖/IC


霜降之時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屬金,在人體五臟中對應肺。


中醫認為,秋季宜收不宜散,一些辛辣的食品,如姜、蔥、蒜、辣椒等應少吃;辛辣火鍋、燒烤等,最好不吃。


此時,由于天氣漸冷,寒冷的刺激易擾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此時,少食多餐有助于減輕胃腸負擔。


霜降是秋補的好時節,平日可選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品,如山藥、薏米、紅棗、四季豆、芡實等進行平補,烹飪時以湯、粥類最為適宜。在水果的選擇上,柿子、秋梨、蘋果、橄欖、栗子、甘蔗、香蕉、柑橘、葡萄等都比較適宜。此外,大家還可在飲食中適量增加如山楂、五味子等酸味食物,以收斂陽氣。


運動·不宜太早


霜降時節是鍛煉身體的大好時機。此時接近大自然、吸收天地之精華,可增強體質,增強御寒能力,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做好體能準備。大家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受益。太極拳等傳統保健項目,動作舒緩,柔中有剛,更適合中老年朋友。


此時,切不可進行一些使人大汗的運動。因為,中醫認為秋季主收斂,出汗太多容易傷陽,一旦陽氣耗損,就會引發疾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秋練時要盡量躲避早霧,減少誘發呼吸道疾病的機會。外出鍛煉最好選擇氣候適宜、空氣質量較佳、陽光充足的時間段。


情志·宜忘憂


保持良好的情緒心態是霜降養生的一個重要內容。


中醫認為,秋季對應七情之悲憂,霜降之時天氣漸冷,陽光減少,風起葉落甚至凄風冷雨,容易引起人們心中的凄涼之感,尤其老年人易產生孤獨凄涼感,從而終日悶悶不樂、情緒憂郁,不利于身心健康。


資料來源:新京報、中國中醫官微、內鄉市場監管官微、豐縣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上海發布、華中師范大學生物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編輯 艾崢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