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再次迎來下調。據國家發改委消息,國內汽、柴油價格均下調70元/噸。折合成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及0號柴油分別下調0.05元、0.06元和0.06元。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已進行21次調整,其中10次上調,3次擱淺,8次下調。本輪成品油零售限價下調后,私家車單次加滿一箱50升的92號汽油將少花2.5元。本次下調后,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實現了“二連跌”,標準汽、柴油累計跌幅或在155元/噸和150元/噸,折合為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及0號柴油分別下調0.12、0.13、0.13元。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王雪琴指出,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價格再度寬幅回落。原油變化率雖然從負值深位不斷回升,但由于最終未能觸及擱淺紅線,成品油零售限價下調。
國內成品油市場弱勢運行
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師王盈敏對貝殼財經表示,參考期內原油價格綜合變化率負向延伸,批零限價預期下調,缺乏利好指引下國內成品油市場弱勢運行。
從成品油供應方面看,國內煉廠開工率在9月底達到77.8%的近五年同期絕對高位后開始回落。根據煉廠的檢修計劃表顯示,10月中旬后中石化和中石油新增檢修產能470萬噸,而地方煉廠方面,復工產能約700萬噸,故全國煉廠后續在產產能增加僅為230萬噸。需要注意的是,9月下旬以來主營及地方煉廠煉油利潤持續下滑,主營10月排產計劃調降開工率,山東地方煉廠開工率亦下滑明顯。
此外,10月上旬商務部下發第四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954萬噸,在成品油利潤較好的背景下煉廠原油加工量居近些年高位水平,原油配額消化進度較快,有多家地方煉廠已基本消耗完原油配額,部分煉廠可以通過其他原料進口渠道進行補充,但煉廠整體仍會面臨配額結構性緊缺矛盾且考慮到成品油需求旺季將過,預計后續國內煉廠整體開工率下滑。
從成品油需求方面看,出行數據回落及溫度降低導致汽車空調用油需求下滑,在此背景下市場對汽油后市多持看空心態,假期結束后汽油商業庫存累庫明顯;在剛需支撐下盡管有部分貿易商逢低補貨,柴油商業庫存仍呈小幅累庫趨勢。
國際原油價格方向仍不明朗
當前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受到基本面、宏觀面、地緣政治三重因素的影響,尤其是中東局勢對短期原油市場情緒造成較大影響,油價趨勢仍不明朗。
長安期貨分析師劉琳認為,就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商品屬性方面,供給側觀察,產能國主動減產,伊朗等國的禁運存在不確定性,需求側雖然冬季消費預期不佳,但疊加庫存的連續去化,供求關系是油價下方的主要支撐力量。
金融屬性方面,近期聯儲官員將進入加息前的靜默期,市場大量預期下周或難以進一步加息,且歐美金融業系統性風險近期有所降低,金融壓力或較前期有所減弱。地緣政治方面,俄烏沖突近期熱度漸消,但美國地緣關系與中東地緣沖突加劇,兩者或導致政治屬性充滿不確定性,但對油價存在提高風險溢價空間的影響預期。綜合來看,油價近期或依然在當前位置寬幅震蕩易漲難跌。
中信期貨商品研究部副總監桂晨曦表示,目前原油對巴以沖突地緣溢價約5-8美元/桶。如沖突僅限加沙地帶,則該溢價相對合理。如果沖突擴展至包括一個產油國,溢價仍有擴大空間??蓞⒖?022年俄烏沖突前后一個月內上漲40美元。如果規模擴大至多個產油國,溢價將迅速放大。
宏源期貨能化研究室負責人兼首席能化研究員詹建平認為,原油市場處于對風險溢價的謹慎評估階段。從地緣沖突發生前油價來看,市場對于風險溢價的估計在4-6美元/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若局勢未出現新變化,該溢價將逐步減少,油價將重回基本面,資金面對油價也保持謹慎態度,原油及成品油基金凈多頭持倉連續減少。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陳莉 校對 王心